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内外兼修 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08-06 03: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进程,独特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占领了全球市场,也把“世界工厂”的桂冠戴在了中国头上。但是长期以来也给世界造成了“低价格、低品位”的印象,如果在新时期,实现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化,需要内外兼修,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外在要有硬实力,加强创新,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我国制造业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口优势释放的红利,使我国制造业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国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近年来,海外购物发展势头迅猛,大到家电、汽车、马桶,小到化妆品、手表、保温杯等等,而与这份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此类产品铺满货架,积压在厂房,甚至产能过剩。这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制造”的尴尬。而供需错配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产品质量不高,缺乏技术创新。因此加强创新,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中国制造的品质迫在眉睫。

内在要修软实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中国制造”的良好口碑。诚信是品牌的生命,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20世纪80年代,青岛海尔冰箱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接到用户投诉冰箱有划痕后,检查所有冰箱,发现仓库里有76台存在各种缺陷的冰箱。他拒绝了低价卖给员工的建议,而是用铁锤生生了砸了在那个年代的76台奢侈品。这一锤锤砸到了员工的心里,将海尔注重产品质量的高大形象被树立起来。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够从濒临破产的小厂,发展成为世界100强的国际集团,关键在于“诚信”二字。因此,让“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必须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树立良好的口碑。

扩大合作聚外力,促进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改革开放的30年,由于我国具备劳动力密集和低成本的优势,发达国家的中低端制造业纷纷引进来,使中国成为制造大国。但是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制造业依然活跃在产业链的低端,高端制造业依然是一大短板。例如苹果手机和平板电脑是中国生产制造,但是中国只负责装配。大部分的利润在苹果,大概占苹果产品的58%,其他的核心部件供应商占其余的部分,而中国装配工人只占苹果公司利润的1.8%。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这部手机卖550美元的话,中国只获得10美元。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只有劳动力的数量,而缺乏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因此,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应当大力引进国外的高端技术和高端人才,集中精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提升中国制造的技术含量。

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既要加强创新,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我国制造业品质,又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中国制造”的良好口碑,同时扩大合作,引进人才,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

更多推荐

【青海遴选考情分析】青海省事业单遴选考什么?

2021-02-09 11:10

【遴选面试热点】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2021-02-09 10:54

【青海考情分析】青海省遴选总体特征分析

2020-11-26 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