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做好垃圾分类的时代大文章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07-28 09:52

2019年7月1日,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垃圾分类”一时间席卷中国大地,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事实上,“垃圾分类”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并不新鲜,我国其实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北京多达2000多个的国营废品收购站就是一种探索。但却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公众意识匮乏、制度保障乏力等诸多因素,垃圾分类并未得到有效推行。今天《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强势推进,犹如一针“强心剂”,给早已深陷“垃圾围城”的中国指明了一条通往美丽中国的康庄大道。新时代下,垃圾分类,我们没有选择无法退缩。做好垃圾分类的时代大文章,我们必须在路上。

垃圾分类是环境问题。“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做出的重要指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不易降解物质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简易填埋让地下水受严重污染,露天垃圾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垃圾分类不是小事,而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题中之义。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引导人们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是一场环境保卫战,更是一场绿色发展的深刻变革。

垃圾分类是经济问题。“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是国际社会上对垃圾的普遍认知。垃圾虽然成分复杂,但是所有的垃圾都是工农业制品,如果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选处理,就能够实现循环再利用,在制造新产品、堆肥、发电等方面“变废为宝”。同时,垃圾分类所带来的产业发展、就业岗位等更是能够成为刺激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引擎。所以,抓住垃圾分类这一新的时代机遇,我们在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同时,有能力也有信心让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垃圾分类是文明问题。垃圾分类从表面上看是一场环境保卫战,但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剖析,是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一次颠覆与变革。在“便”与“不便”的痛苦中纠结,从“一扔了之”到像整理自家衣柜一样打理垃圾,垃圾分类无疑是一次对14亿中国人民的文明教育。14亿中国人民不仅经受了一次生态文明的洗礼,更受到了一次对尊重他人辛劳、约束自我物欲的精神熏陶。可以说,垃圾分类一小步、人民文明一大步。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生活垃圾分类要取得明显成效,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是几代人的坚持与努力。但是决心已下、行动可期。我们相信并且坚信,只要我们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垃圾分类处理将会日渐深入人心,天蓝、地绿、水净、人文明的美丽中国画卷将徐徐展开。

更多推荐

2024福建省市直遴选考试如何命题?有哪些规律?

2024-01-16 17:00

2024福建遴选公务员考题分析

2024-01-10 16:07

2022福建省直遴选考试笔试重点考情分析

2022-04-22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