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笔试备考】 让工匠精神释放时代光彩

华图教育 2022-05-05 10:1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已成为时代的“新名片”,是时代发展“新引擎”。然而我们也应警惕到:当下“差不多”惯性思维阻碍制造业的发展,时代快速发展让人们忘却了“慢工出细活”的真谛,这阻碍了现代化进程。对此时代需要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释放光彩。

往事越千年,回首过去,中华民族的独特优美与神韵令人震撼,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令人叹为观止,传承千年的陶瓷技艺更是巧夺天工,西安兵马俑将气壮山河的气魄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过去还是当下,工匠精神都被奉为圭臬,为时代所呼唤。

精益求精,提升品质,发扬工匠精神,引领中国制造。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之本,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我国大力发展制造业,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但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到我国制造业仍存在着制造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落后等核心问题。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强盛的国家与民族。德国汽车闻名于世,日本马桶盖遭疯抢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国家对匠人的支持,对工匠精神的倡导。在产业转型升级期,我们更需要坚守匠心,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保证制造业的发展。

专注工艺,追求完美,发扬工匠精神,实现文化传承。习总书记曾言:“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近年来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公众拓展心灵空间,构筑精神家园。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清当前传统文化的发展陷入困境:传统文化后继无人、传统文化作品粗制滥造等,这不仅仅损害了文化的质量,还阻碍了文化自信的增强,无法彰显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当坚持诸如周绍光老人的专注,传承胡琴记忆,也需要融入类似《中国诗词大会》中的追求完美,将承载千年文化的诗词歌赋弘扬海内外。文化作为承载历史记忆的重要内容与载体,我们必须把文化传承作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而为文化传承融入工匠技艺是重要内容。

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当下社会发展“乱花渐欲迷人眼”,更应该做到“多闻数穷,守中归一”,坚守“匠人”之道。用匠心浇筑精彩人生,用匠人引领中国制造,用工匠留存优秀文化,让工匠精神造就大国风范。

更多推荐

用共同奋斗创造人民美好生活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6 21:29

海外“逆代购”呼唤中国品牌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2022-11-28 22:17

铺好人民“向心路”_遴选笔试备考

2022-10-17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