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考试备考】组织“温度”助燃基层治理“热度”

华图遴选 2021-07-21 16:01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实际,以基层党建为核心,不断聚焦重点、关注热点、打造亮点,让组织“温度”助燃基层治理“热度”,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坚实“地基”。

聚焦组织建设重点,激发治理“内动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各地区要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最大限度挖掘基层发展潜力。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织密建强党组织,坚持摸排到边、组建到沿、规范到位,将党组织“战斗堡垒”建到居民家门口,实体化运行小区(网格)党支部,真正发挥关注需求、满足服务、组织凝聚的枢纽功能,彻底消除“痛点”。把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转化为治理力和内动力,关键要推动党员下沉一线,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丰富多样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健全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工作,以及机关和社区结对共建常态化制度,定期开展“民生微项目”认领、“民生服务大集”等活动,把机关党员干部的资源优势嵌入到社区治理日常。聚焦“两新”组织服务优势,进一步整合多方资源、统一多方力量,不断助力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关注群众自治热点,增强治理“协同力”。基层自治是社会运行的重要方式和依托,是基层发展充满活力的重要源头。各地区要加快职能转变,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不断健全基层自治机制,突出群众主体作用,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要加大引导力度,积极推行民情恳谈会、民事协调会、民意听证会和民主评议会等常态化、制度化方式,不断培育居民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让群众从心理上由社区“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主导者”。搭建自治舞台,通过自愿报名、群众推选等方式壮大“红色楼道长”“百姓参政团”等队伍,在征集意见、发现问题、寻找方法、推进实施等重点环节放权赋能,真正让“微治理”模式释放大能量。围绕教育、养老、住房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职能部门负责人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辟大讲堂,同居民群众互动交流,宣传官方渠道和正确解决问题方法,使标准化的治理理念更好融入村(居)内部,为建立规范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智慧创新亮点,提升治理“发展力”。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区要聚焦本地发展节奏、抓住本地发展特点,不断以创新亮点释放基层治理活力。要积极打造智慧载体,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开发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平台,打破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壁垒”,借助网络虚拟“跑腿”形式,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在线互联互通,让信息一次采用、多方共享,推动各部门“我为群众办实事”步调一致、同频共振。同时,对群众诉求、居民便利服务、小区配套设施等进行智能化掌握和分析,使政策制定、资源投放、力量调配等决策依据更加科学化精准化。以“智慧平台”为“终端”,大力开发“即知即办、平台协办、特事特办、难题专办”工作机制,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大事小事通过平台分级流转、精准派单,防止各部门权责界限不清、来回推诿扯皮,推动问题分层处置和综合协调攻坚能力不断增强,从源头提升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能力。

更多推荐

遴选公文写作实用技巧详解_遴选备考经验

2023-07-02 19:43

五类公文写作题目的特点_遴选备考经验

2023-04-02 16:33

高质量作答面试题目的技巧_遴选备考经验

2022-12-07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