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建立长效机制解决粮食产需结构性矛盾

华图教育 2021-06-04 17:37

一、【背景材料】

一季度,中经农业景气指数持续回升至104.0,农业生产开局良好,各地苗情好于常年,为实现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0年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超470公斤,连续多年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有力地保障了粮食安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粮食安全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二、【解读分析】

首先,要抓住根本要害,保障粮食生产。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大关键,全面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一方面,要为保障粮食生产提供耕地支撑。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另一方面,要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打好种业翻身仗,从种质资源保护、育种科研攻关、种业市场管理等全链条各个环节发力,实现粮食增收。虽然我国粮食种子基本实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但不可否认的是,种业也面临“卡脖子”现象,我国种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诸多短板,在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如大豆、玉米的单产水平不到美国的60%,高品质、有特殊功能的品种仍较为缺乏等。同时,要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稳定种粮农民补贴,让种粮有合理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其次,要强化全产业链管理,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生产环节,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智慧农业”投入和实施力度;在流通加工环节,要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着力健全完善粮食质量监测体系,支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引导绿色优质粮油产品消费,促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在国际贸易环节,要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

最后,要建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长效机制。开展粮食节约行动,从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减少粮食损耗浪费。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立法执法、强化监督管理等多方面,探索建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生产收储环节颗粒归仓,加工环节物尽其用,消费环节光盘行动,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新时尚。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