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借“土地改良”盗沙牟利,发展观错位

华图教育 2021-05-25 10:11

一、【背景材料】

近日,网友举报河南省兰考县国企以土改名义在黄河故道采土采沙。据媒体调查,土地改良背后黄河故事天然沙库资源的盗窃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打击采土采砂,是黄河故道各市县面临的共同难题。国家统一黄河故道耕地和土沙资源保护刻不容缓。

二、【解读分析】

非法盗窃屡禁不止,其根源是暴利驱动。特别是随着建筑材料不足、土沙价格的急剧上涨,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而忽视禁令,一些村民看到土地挖掘收入远远高于土地挖掘收入,沙分子达成了租赁土地的协定。更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违法者小采快盗,地方的发展也开始了土沙的算盘。2020年初,兰考县成立农林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挖土卖沙、回填客土的方式进行土改。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擅自扩大取砂范围,还有一部分土地无法耕种。

其实,无论是暗中盗窃蔓延,还是国有企业明面采沙卖沙,都强调了资源盗窃和生态耕地保护的激烈交战。反映了当地政府发展观的偏差,重视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保护,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的责任不足。对于非法占有耕地、林地等农地,擅自在耕地上挖砂、采矿、取土、破坏耕地条件的行为,《刑法》《土地管理法》等有明确的规定,中央环境保护监察对此进行了三令五申。当地政府也对非法挖沙取土、盗沙资源事件进行了多次整备。但是,为什么盗窃现象长期存在,越来越激烈?以国有企业土地改良的名义取沙卖沙,监督到了吗?对于大众通报的问题,是否立即跟踪处理?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取代暂时的经济发展,无疑是寅吃卯粮,竭尽全力捕鱼的短视行为。要彻底整顿盗窃混乱,必须下定决心,抓住最后。黄河故道生态环境脆弱,耕地面积有限,生态保护应排在第一位。擅自挖掘耕地表层的土壤、挖掘地表下的沙土,短期内可以带来很多经济收益,但从长远来看,不仅会破坏耕地,还会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污染化加剧、沙肆虐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迄今为止,敦煌生态防护林失守,公益林成为葡萄园,引起了公众的关注。类似的教训多次提醒我们,生态环境保护必须计算大账户、长期账户、总账户和综合账户。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