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范文赏析】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用好五个“天平”

华图教育 2021-05-18 16:0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开班仪式上强调,要坚守精神追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关系。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在面对这五大关系时,党员干部要衡量好两个相对砝码在自己心中的重量,把握好五个“天平”的度。

重公轻私,党员干部要守住政治底线。拿捏好公与私的尺度是党员干部政治品格的照妖镜,也是衡量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强指标。模糊公私界限就会模糊价值判断,就会动摇共产主义信仰。党员干部在办事创业时,切忌将公家资源当做私人资源,公家财产当成私人财产,将公家权力当成私人权力。有一便会有二,长此以往,党员干部模糊公私界限,堕入违法乱纪的泥潭,必将受到党规党纪、法规法纪的严肃制裁。新时代党员干部是“四个伟大”的主要践行者,必须厘清公私界限,不以公权谋私利,不以公款谋私产,在为党和人民服务时,不裹挟私人目的,时刻绷紧作风建设之弦。

重义轻利,党员干部要做到初心如磐。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吹响以来,国家将大量的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大批扶贫干部扎根基层,克服种种困难,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今年是收官之年,全国15个省区市实现脱贫,90%以上贫困县已摘帽,这些正是共产党人不谋私利,为实现共同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生动体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员干部必须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以初心践行使命,舍小我顾大家,与党和人民永远站在一道,为中国人民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取是舍非,党员干部要站稳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在根本原则问题上,党员干部必须站稳政治立场,明辨是非界限。涉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党员干部必须挺身而出,对大是大非问题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决不能态度含糊不清,做“两面人”。在具体工作中,党员干部也不能盲目听从指挥,随波逐流,对违法乱纪推波助澜。党员干部要立足岗位职责,只要发现问题,就要勇于提出意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取正避邪,党员干部要坚定政治信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也是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党员干部必须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涵养道德操守,增强政治定力,用纯洁的信仰来净化品质,用先进的思想来指导实践,与歪风邪气坚决斗争,与邪门歪道势不两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要党员干部行得端、走得正,就能汇聚起强大的先锋引领作用,涵养文明正气,弘扬时代新风,为构建文明社会添砖加瓦。

以苦为乐,党员干部要投身伟大事业建设。党的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成世界一流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必须艰苦奋斗,为实现“四个伟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党员干部绝不能前人栽树,后手“摘桃”,坐享成果,大搞奢靡之风,脱离人民群众。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党员干部要学会享受在奋斗中获得的快乐,相信艰苦奋斗可以创造人民美好未来,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更多推荐

公务员遴选文章写作80+必备四大类金句汇总

2024-02-29 14:57

让刻苦成为习惯,用汗水浇灌梦想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2-26 14:27

体制内眼前就有提拔机会,还要参加遴选吗?

2024-02-20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