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借贷“低利率”看着很美 借起来很伤

华图教育 2021-05-18 15:26

一、【背景材料】

事实上,有关部门对贷款APP的利率有明确的规定。今年3月,中央银行发布公告,要求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市场营销时,必须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利率,在签订贷款合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同时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能比年利率明显。换句话说,只标明日利率,不标明年利率的做法,或者日利率比年利率明显的行为违反了这个规定。

二、【解读分析】

明章可循,怎能顶风违纪?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益驱动。有些贷款机构在广告上大张旗鼓地宣传广告,目标对象是那些不确定的消费者,他们在“低利率”的“免息期”努力工作。更重要的是,利用专业知识的不对称性,故意混淆相关金融术语,使金融知识有限的消费者只会“被宰”。年综合利率年综合利率年综合利率年综合利率年综合利率年综合利率年综合利率年综合利率期综合利率…各种各样的词汇,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法子挣得比本金更多。

套路再多,竭尽所能也只能葬送前程;包装再美,落笔也只能原形毕露。一些借贷APP通过“免利息”“零利息”的片面宣传,突出了日利率违规操作,即使能在短期内收割一波资金流和“韭菜”,也无法迎来“回头客”。久而久之,自己的口碑毁了,耗尽了未来的发展。其实,只有守法经营,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才能不断提高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它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方向。

因此,消费者的理财素养和理财能力也有待提高。去年末,银保监会专门发布了《防范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指出消费者应对网络平台贷款等借贷产品有所了解,应对借贷利率的定价、期限、还款方式等重要信息有所了解,警惕所谓“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传。毫无疑问,这是在提醒我们,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警惕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的同时,也绝不让违规借贷APP和各种陷阱套路有可乘之机。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