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范文赏析】中国经济展现光明前景

华图教育 2021-04-23 11:05

全国两会正在紧锣密鼓进行,GDP目标凝聚广泛共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中国以今年6%的底线增长目标,向世界表明推动经济持续复苏的决心和信心。

把6%作为底线增长目标,体现了一种底线管理思维,意义在于封住下限、不设上限,这就给经济增长托住了底,也为结构性改革留出了空间。敢于设置底线指标,这本身就体现了自信和底气;善于进行底线管理,则体现了娴熟的宏观调控艺术。因此,“6%以上”的增长目标充分考虑了必要与可能、已知优势和未知风险,是可行也是稳妥的,体现了经济宏观调控中的底线思维。

从更长远来看,“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主要指标表中仍然保留了GDP指标,这是因为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经济增长目标可以引导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条线向着一个具体增长目标努力,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共同预期与发展合力。同时,“十四五”规划对GDP指标以定性表述为主,隐含定量表述,有利于更积极、主动、从容地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增强发展的灵活性,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就今年而言,实现“6%以上”的增长目标,我们有信心更有基础。今年1—2月,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2.2%,其中出口增长50.1%;2月份电影票房122.65亿元,创造全球单月单市场票房纪录。这些都说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后劲大,正如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在两会部长通道上所言:我们能够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有底气实现今年提出的目标任务。更应看到,“6%以上”不仅是一个总量目标,也有着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在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热议通过5G、人工智能等赋能千行百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要求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而且就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培育壮大新动能等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将进一步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6%以上”的增长目标里,还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能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得益于有效的疫情防控,这背后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和“一切依靠人民”的力量源泉。“6%以上”的增长将是散发着民生温度的增长、惠及千家万户的增长。“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越来越成为广大代表委员的共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如同一张民生清单,覆盖了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民生领域;“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20个主要指标中,有7个关乎民生福祉。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能够更好体现公平正义,也有利于形成更可持续的内需基础。

古人说,“引而不发,跃如也”。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6%的底线上取得更好成绩,为“十四五”开局起步打下坚实基础;放眼长远,“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将行稳致远,在保持合理增长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

更多推荐

加强前瞻性思考,赢得美好未来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27 15:45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遴选范文赏析】保护动物福利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2020-12-11 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