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更好激发科研创新内生动力

华图教育 2021-04-12 10:23

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其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大学是承担科研任务的重要机构,完善大学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提高大学科研创新能力,可以从激发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内生动力入手。

二、【解读分析】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不仅为科研实践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坐标,也为科研制定了应有的态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作用,为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价值导航,解决科学技术伦理问题,确保科学技术善于创新。

增强意志力是激发科研内生动力的基本条件。科研事业不平坦,创新研究不顺利,困难和挑战总是存在。从事科研工作需要强烈的意志力,可以长期保持创新的热情和活力。因此,高中应承担意志力训练和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责任,不断完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另一方面,有必要构建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系统。近年来,许多大学相继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在维持师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借鉴。除此之外,体育教育在意志力的培养上是不可忽视的,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还要鼓励老师走出教室,参与体育活动,建立科学系统的校园意志力培训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保障老师和学生的意志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良好的科学研究环境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保证。科学研究环境虽然是外因,但对培育内生动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转换、学术不端行为管理等体制机制是良好科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更公平合理的科学研究经费分配机制,建立以适度容错率和科学研究成果高支持率为核心理念的科学研究成果转换机制,建立规范严格有效的学术不端行为惩戒机制,有助于形成优秀的科学研究环境。只有扎实做好这些基础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多数师生对科研创新的积极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客观地说,我国目前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导人才相对不足,一些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高中作为我国科研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不仅要完善人才培养、人才使用的体制机制,还要在人才激励上下功夫,在众多科研人员之间形成人人都想创新、人人都能创新、人人都能创新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

【体制杂谈】体制内这十个部门千万不要去!

2024-01-02 15:12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