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青少年模式能否有效 平台态度最关键

华图教育 2021-03-29 10:41

一、【背景材料】

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即将实施,其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单独设置一章。这样,对于平台企业来说,守土有责正从一种责任转变为一种义务。不能再擦边球了!让防沉迷到位,才是平台企业应有的行动。

二、【解读分析】

对症下药,既看“疗效”,又看“疗效”。而现实却发现,一些青少年模型的平台形同虚设,漏洞百出,实名认证制度大打折扣。例如,虽然设定了密码,但在网上几块钱就可以通过工具软件破解;即使被限制时间,只要卸载重新下载安装即可继续玩;即使要求实名,随便一个身份证号码都能顺利避开监管……有网友直言,如此防沉迷,简直“防了一片寂寞”“像纸糊一样”。

是充分的守护,还是十足的摆设?真相显而易见。很多平台之所以会对青少年模型敷衍了事,没有诚意,一些防沉迷游戏系统之所以会有名堂,大门虚掩,绕道而行不失为一种“利己”。刷屏视频点击,玩游戏充值,观看直播打赏…对于平台企业来说,青少年群体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庞大的网民群体,更是着力吸引的对象。开实名制认证、认青春期身份等做法,客观上与企业的逐利本性产生了冲突,也就只好作罢,摆出一副要向社会作些交代的姿态。

因此,看起来,青少年“失灵”模式的背后,突出了平台的失位、失责和失守。按道理说,企业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获取利润是没有错的,但问题是,青少年群体在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又要遵循成长规律。假如平台赚的钱,是拿孩子们的过度沉迷,盲目消费,心理畸形换来的,岂不是杀鸡取卵,不择手段?不管怎样,透支青少年未来,挤压成长空间与价值,不应该成为平台企业发财的途径。

使青春期的模式回归最初,不是能不能,而是是否愿意。无论是实名制认证还是人脸识别,无论是控制时长还是内容优化,这些都构成了青少年模式的基本要素,困难不在技术,而在态度。要认识到,青少年模式并非是阻碍发展的“洪水猛兽”,而是有助于长期发展、良性发展的“护城河”。

我们当然要看到,青少年模式并非万能,对互联网“严防死守”“围堵堵截”,也不能作为防止上瘾的治本之策。堵塞不如疏通之理,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背景下同样有效。是否可以给父母多一点兴趣引导?能不能给学校多一些观念的引导?是否可以为儿童增加一些“网外时空”?将全部问号拉直,才能让沉溺的身影挺直。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遴选大作文开头和结尾万能模板

2024-02-28 15:58

扎根基层 激扬青春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1-04 14:29

【体制杂谈】体制内哪些岗位升得快?

2023-12-22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