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在贵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看望乡亲们,送上新春祝福。扶贫车间里,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苗绣服装、特色小饰品等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对大家说,”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一定要发扬光大苗绣,既能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也能为扶贫产业、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化屋村背后的深意,便是要让全国各地注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端牢人民群众的”金饭碗”,更要牢记”脱贫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从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到整村脱贫走上致富路,化屋村之变,折射了少数民族摆脱贫困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工艺类非遗是民间文化的宝藏,在城镇乡村都有广泛的分布,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手艺,苗绣就属于其中一种,有很多地方依托苗绣非遗促进了贫困群众就业,让贫困群众依靠苗绣走上了致富路,比如湖南花垣县以湖南省文化厅”让妈妈回家”为契机,开展”非遗扶贫”,让苗绣产业成了精准扶贫的”好帮手”;贵州台江依托当地传统苗绣工艺,坚持党建引领东西部扶贫协作,通过”电商+非遗+扶贫”的非遗扶贫新经济模式,把苗绣产业作为重要的产业来培育,带动妇女就业实现脱贫致富;贵州毕节化屋村通过开办扶贫车间,让苗族妇女加工服装、制作蜡染、制作工艺品等,用以传承民族文化刺绣、蜡染等技艺,苗绣产业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让当地群众富起来......苗绣产业为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让人民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端牢了人民群众的”金饭碗”。
乘势而上让苗绣传承”活起来”,一针一线绣出传统文化”新时尚”。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为”文化遗产日”,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苗绣这一传统手艺要以此为契机,多措并举让苗绣产业壮大起来,利用多种传播手段让苗绣走向大众、走向世界,让传统文化变成大众的”新时尚”。因此,要出台扶持苗绣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文件,积极鼓励群众创业致富,尤其是苗绣手工传承艺人;要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开展苗绣刺绣服饰技能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刺绣人员的技能技艺,让更多的群众掌握苗绣技术,并以苗绣技术走上致富路;要搭好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平台,推动苗绣刺绣走出大山、走出中国,让更多的群众实现”让指尖创增收,用巧手可致富”......如今某些地方注重把”苗绣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深度研发出苗绣抱枕、苗绣茶杯垫、苗绣时装等苗绣产品,远销海外国家,不仅让苗绣非遗传承有了成绩,也让苗绣这一传统文化成了人们追求的”新时尚”。
传统技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像苗绣这样的非遗技艺更是不可多得,我们要发挥传统技艺特有的优势,传承人把手艺传授给更多的贫困群众,让更多的人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脱贫致富,也让苗绣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人们喜爱的”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