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营造青少年合理使用手机的社会环境

华图教育 2021-03-05 10:53

一、【背景材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中小学生的智能手机拥有率正在逐步提高。据调查,2018年,我国中小学生个人手机拥有率接近70%,超过部分发达国家。此外,随着中小学生个人手机的广泛使用,给中小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和新的挑战。因此,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引导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尤为重要。

二、【解读分析】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相关规定,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携带个人手机进入校园,强调学校与家庭之间要保持有效沟通协调,正确引导学生手机使用行为。这项政策向社会传达了两个重要信息:第一,中小学生在校园内尤其是教室等场所的手机使用行为是不必要的,弊大于利,要合理规范和教育;第二,对手机使用的不当控制会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对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不利影响。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应该有一个合作机制,积极引导青少年的手机使用行为。

虽然手机越来越普及和广泛使用,但并不意味着青少年越早使用手机越好,越多越好。相反,中国青少年的高度近视率和网游成瘾与手机使用习惯的过早形成高度相关。所以,让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不负责任的。同时,由于手机使用行为往往处于私人空间,立法禁止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法律效果,因此用立法来规范青少年的手机使用行为是不现实的。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监管政策措施,合理规范青少年在公共领域使用手机,引导学校和家庭承担相应的教育和监护职责,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可行性。

科学合理的政策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它的实施。学校在加强学生手机管理的过程中,要贯彻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比言传身教更重要;第二,教育是主要导向。家长也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对中小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给予必要合理的监督和指导,共同为青少年正确合理使用手机创造社会环境。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面试金句类备考:文化

2024-03-22 14:53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