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华图教育 2021-02-05 10:00

一、【背景材料】

教育繁荣,国家就繁荣,教育强大,国家就强大。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取向、目标和任务。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是“十四五”期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解读分析】

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十三五”期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新的显著成绩,为“十四五”期间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优质教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教育系统始终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期间,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人”。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要做到“五育并举”,培养负责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五个教育并举”的原则,是完成德育体系建设这一根本任务,建设高素质教育体系的本质意义。德育在五大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智力教育包括学习知识、激发好奇心、培养理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可以为其他教育提供智力支持;体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美育可以起到以美补德、以美益智、以美强身的作用;劳动教育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德、智、体、美、劳”五育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共同推进。

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教育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应该肩负起年轻人成才的责任。”青少年的成长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相关。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建议》强调要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教育机制。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专门机构,对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教育机制,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引导青少年学习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要积极引导家庭教育,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不断优化教育环境。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给孩子上人生的第一课,加强家庭教育,建立家庭规则,建立良好的家庭作风。全社会要积极营造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氛围,提供必要的条件,建立健全各方合作育人的有效机制。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