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科学认识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华图教育 2021-01-29 09:00

一、【背景材料】

根据《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2-2018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3.46上升到76.12,在资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绿色产品供应、繁荣美好生活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相比,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例如,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粗放式农业管理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退化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供应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要巩固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实践思想,科学认识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二、【解读分析】

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科学认识。从历史实践来看,农业的绿色发展是中国优秀农耕文化的宝贵结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趋利避害的农耕季节观、土肥结合的土壤肥力观、化害为利、化废为宝的循环观,为推动当代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从实际措施来看,农业绿色发展是新发展观在农业和农村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实习的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轮休试点,实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果蔬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秸秆处理、农膜循环利用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等农业绿色发展“五项行动”,创建了两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们党对农业绿色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当前和今后农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对促进农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从世界趋势来看,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充分借鉴上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教训,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过去单纯注重环境保护转变为高水平的生活共同体,注重资源、安全、健康、产业和环境多目标的协调实现。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看,农业的绿色发展是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新的育种和栽培技术的出现,农业生产技术正在从增肥、增药、增水、减劳动力向减肥、减药、减水、减劳动力转变。这为不断推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规划农业绿色发展。一方面,保持底线,着眼大局,强调创新。坚持粮食安全底线、耕地数量质量红线、水资源红线,从农业绿色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复杂性出发,加强战略规划,强化风险应对,坚持长期有成效,推动农业发展从思路到方法、从政策措施到工作安排的全面改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系统思考,坚持统筹兼顾。农业绿色发展贯穿于农村振兴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要系统研究和把握土壤、水、气、种子、肥料、药物、废弃物、生物多样性等农业绿色发展各要素的内在规律,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注重处理质与量的关系,以最小的投入和环境成本实现最佳的产出和效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走科学道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研究,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化理论研究,丰富理论内涵,破除思想观念壁垒。加快R&D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面对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的要求,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围绕“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要素投入精准环保、生产技术集约高效、产业模式生态循环、质量标准和规范完备”的思路,按照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思路,解决“瓶颈”技术难题,创新整合绿色农业技术,加快绿色农业机械设备的R&D化和应用,推进农业科技绿色转型。优化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完善绿色生态导向的投入补贴制度,加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财政激励等政策支持,注重发挥金融和保险作用;完善绿色农业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标准明确、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绿色农业发展制度环境。加强农业绿色发展的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和数字化,加快建立农业绿色标准体系,实施达标提升行动,引导经营主体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以绿色为导向,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增加农村生态服务产品供给;重视市场的作用,激发各主体的内生动力,引导农业绿色发展走良性可持续之路;重视大数据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为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