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让非遗绽放更绚丽光彩

华图教育 2021-01-18 10:17

一、【背景材料】

不久前,中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船送王,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迄今为止,中国已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请世界遗产,总量居世界第一。

二、【解读分析】

近年来,从昆曲、京剧、端午节,到珠算、中医针灸、二十四节气,我国多项非遗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人类共同保存和记忆的文化遗产。一颗“非遗明珠”走进世界,意味着扎根神州大地的“中国价值观”,立足于千百年传统的“东方智慧”,正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也意味着中国特有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追求,为人类共同价值的建构做出新的贡献。中国非遗一次又一次为世界所瞩目,与中国节日文化在世界各地竞相绽放,中国影视作品在海外收获大量“铁粉”,中国网文“出海热”成为全球文化现象,构成了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动图景。

中国在“申遗之路”中所取得的成果,是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可,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传承的承诺。就拿黎族传统纺染与绣制技艺来说,当年申报非遗名录时,传承群体还不到千人,这项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技艺,正处于“濒危”状态。在申遗成功之后,中国用实际行动,让这一亟需保护的技艺实现了显著的转变,从只是“单打独斗”到社会各方的支持,从陷入传承困境到重新焕发活力。传承与保护的新起点,申遗不是终点。要不断提高非遗保护水平,解决好不同非遗项目保护和发展所面临的难题,才能使非遗的可见性从整体上提升,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新闻公报显示,2020年多国联合申报的遗产数量创历史新高。一位该组织的官员感慨道,“尽管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了我们的相聚,但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联系,更加团结。”文化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它有跨越山海的力量。太极在吸引着大批海外爱好者,“送王船”成为民间交往的纽带,这一切都在启示我们,要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置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下,在共同推进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从不同文明中寻找智慧,汲取养分,为人类提供精神支持和心灵慰藉,帮助人们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种种挑战。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