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通过8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总体贫困,使近1亿贫困人口脱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胜利。十二月三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了脱贫攻坚情况的总结评估报告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胜利。
二、【解读分析】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回答。很难摆脱贫困。在结束的那一年,又被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特大洪水等“附加问题”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独创性和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经受住了压力的考验,如期完成了新时代的脱贫任务。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地区总体贫困。摆脱贫困的伟大胜利,特别是“两保三保”的全面实现,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为实现奋斗的第一个世纪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新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大的反贫困斗争。脱贫的伟大胜利,意味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的解决,意味着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最成功的扶贫奇迹”,也为世界扶贫事业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力量,足以载入史册。搞好中国的关键在党;创造中国脱贫奇迹的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和共同繁荣的两大历史任务,决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发展成就,开启了向贫困宣战、全面迈向小康、走向共同富裕的伟大进程,走上了中国特色的扶贫之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谁也不能落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扶贫开发放在治国安邦的突出位置,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扶贫在世界上是空前罕见的。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扶贫工作的总指挥,亲自挂帅,走出去监督战争,从黄土高原到雪域高原,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始终走在走访贫困、奔到扶贫一线的前列。他走遍了中国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以更大的决心和力量召开了7次反贫困专题会议。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东西部守望相助,通力合作克服困难。广大党员干部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使命和牺牲精神。脱贫的伟大胜利,证明党中央关于脱贫的决策和部署是正确的,精确的扶贫战略是现实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的任务仍然艰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实现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与农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做好扶贫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保持扶贫政策的整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完善监测救助机制,防止返贫,继续监测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继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保三保”巩固情况;继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继续加强贫困地区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工作,加大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东西部劳动合作;加强异地搬迁后续支持,完善集中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安置区产业;加强资本资产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系;守住民生底线,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促进劳动力弱、半劳动力家庭就地解决就业。社会主义是靠奋斗造就的,幸福生活是靠奋斗造就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创造新的更大的奇迹,让全世界都为之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