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开启法治建设新时代

华图教育 2020-12-03 20:19

一、【背景材料】

法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持依法治国,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宪法,把民法典高票通过,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正式生效……,在党的领导下,一批重大领域的法律法规出台,一批法治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举措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制度设计和实践创新的成果逐步形成,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

二、【解读分析】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对法治进行了谋划,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实践了法治,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启了法治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得到全面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入新阶段,有力地体现了法治为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实现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指引,筑牢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这一切重大成就的实现,从根本上依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把握大势,亲自主持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多次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作出重大部署,确定方向,制定计划,明确举措,抓落实,为建设新时代的法治中国谋划蓝图。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把党和人民实践探索出的重大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党和人民实践探索出的重大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更好地体现出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健全和完善治国理政机制,确保法治中国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更好地发挥法治固基础、稳预期、促长期的保障作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全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什么是全面依法治国以及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方向、工作安排、基本任务、原则等作了深刻阐述。今年8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强调:坚持党对依法治国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相结合;坚持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坚持依法执政与依法执政相结合;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坚持正确处理全面依法治国辩证关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个“十个坚持”,高度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战略的核心要义,包含着对依法治国的深刻理解和深刻思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有大事业,就有强大的领导核心。事实证明,正是有习近平总书记的远见卓识和远见卓识,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才能使法治中国建设锚定航向,把握主动权,铸就法治中国建设的鲜明航标,才能引导全面依法治国航船劈波斩浪,扬帆前进。

更多推荐

公务员遴选文章写作80+必备四大类金句汇总

2024-02-29 14:57

【体制杂谈】体制内这十个部门千万不要去!

2024-01-02 15:12

【体制杂谈】体制内哪些岗位升得快?

2023-12-22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