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用好基层治理的“三把钥匙”

华图教育 2020-11-19 09:5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要部署。其中,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治理能力还不适应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诸多问题,必须坚持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使用好“三把钥匙”。

第一把“自治”钥匙,凝聚群众智慧推进基层之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基层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地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突出人民主体地位。问题从群众中来,解决之道从群众中出,基层自治更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活力。要实现基层自治,选优配强“领头雁”是关键一环, 严把村(居)民委员会候选人“入口关”;只要为了群众着想,事情就不难办成,这是基层自治的题中之义,群众事要由群众定,群众有事商量着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现基层自治,同样要把权利关进规矩的笼子里,把权利晒在阳光下。

第二把“法治”钥匙,依靠制度力量推进基层之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的领导,要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制化,在确保“打铁还需自身硬”前提下,以法治夯实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引导群众崇尚法治,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以宪法宣传为核心,增加群众对党和国家奋斗历程的认同感,以权利和自由、义务和责任为主要内容,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法治观。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大力推进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同时也要看到,法律服务水平在城乡间、地域间、群体间的差异依然存在,要推进普惠均等的基础工程,让法律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回应群众法治诉求,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构建基层法治新格局。

第三把“德治”钥匙,厚积向善力量推进基层之治。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13个显著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基层治理中把握德治定位,发挥德治作用,探索德治途径,构建基层善治格局,引导群众形成好风气。要通过道德力量,感召群众充实精神世界、规范道德行为,以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乡贤等塑造培养一批有德之人,以榜样的力量凝聚思想共识、转化为共同行动。同时,让有德者有“得”,也可用实物鼓励激发群众参与。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让群众形成道德建设的自我推动力。

更多推荐

2019-2023中央遴选招录情况

2023-10-04 19:27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

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3-13 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