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料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市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2018年,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2019年发布了《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都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引进基础研究类新型研发机构”。近几年来,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地相继出台了鼓励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各地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研发机构,如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在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2003年浙江省引进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实施以来,浙江省科研机构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到目前为止,已有传统省级科研机构50多个,引进共建各类高端科研载体130多个,涌现出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各地还根据当地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引进培养了一批新型的科研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实现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逐步向高质量、高水平迈进,就必须进一步明确标准要求和目标任务,强化政策保障和工作举措,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因此,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二、【解读分析】
《意见》共分总体要求,创建标准,创建方式,工作任务,政策支持,实施保障等六个部分。
总要求部分,根据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战略性科技力量建设的决定和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关于建设高素质、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决定的精神,以世界科技前沿和浙江省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个领域为重点,提出了未来3-5年的建设目标。制定标准部分,提出了浙江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义和基本要求,明确了什么是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什么样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重点关注重大发展战略需要和地方块状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构建了一批高层次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梯度培育的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创新方法方面,以引进共建、优化提升、整合重组、重点打造等方式,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增强一流创新人才队伍的吸引力,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增强产业发展带动力,打通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提高浙江省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工作任务部分,提出了建设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集聚一流创新人才队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建立协同创新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等6项具体任务,以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在政策扶持部分,针对浙江省研发机构建设的“痛点”和“难点”,围绕新型研发机构申报各类科技计划、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进口科教用品免税等政策扶持,以及绩效奖励、科研攻关、体制改革、设备共享、创业投资、人才保障、土地使用指标等10项政策扶持举措。落实保障部分,进一步明确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强化绩效管理和诚信建设,加快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落实落地。
特点亮点:第一,突出制度创新,明确了具有浙江特色的新型研发机构要求。参考兄弟省市的做法和经验,围绕人才引进、留住和使用的核心要求,提出浙江省具有“四不像”特点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位,明确了建设的标准要求和目标任务。第二,明确建设思路,努力弥补浙江省重大创新平台的不足。以建设“三大科技创新高地”为目标,以引进共建、优化提升、整合重组、重点打造为手段,以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一流创新人才队伍的吸引,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增强产业发展带动力,打通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创新链。第三,完善政策措施,破解发展新型研发机构面临的困难。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结合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针对新型研发机构不能享受进口科研仪器设备税收优惠的问题,提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在申报各类科技计划时,与省级科研机构享受同等的待遇和政策,进口科教用品免征关税”;针对各类创新平台遇到的优化科研人员生活环境、解决后顾之忧的问题,提出“新型研发机构所在地应为其高层次人才的居留、落户、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子女入学提供便利”。